安徽賽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塔機黑匣子生產廠家,公司產品有:塔機可視化、吊鉤可視化、塔機黑匣子、塔吊黑匣子、塔吊吊鉤可視化、塔機吊鉤可視化、小車可視化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產品。自產品推向市場以來受到廣大客戶的一致**,擁有了一批可靠的合作伙伴,產品銷量節節攀升處于國內優先的地位。

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新聞中心 ? 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

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

發布來源:安徽賽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 2023-03-06  訪問量:5735
目 錄

一、工程概述 1

二、編制依據 1

三、卸料平臺設計及搭設方案 1

3.1 卸料平臺總體設計 1

3.2 搭設卸料平臺 3

3.3 卸料平臺受力計算(按限載1噸計算) 3

四、卸料平臺拆除方案 13

4.1 拆卸卸料平臺 13

4.2 架料退場 13

五、安全技術措施 14

5.1 技術**措施 14

5.2 質量保證措施 14

5.3 安全措施 14

5.4 卸料平臺的檢查和驗收 14

5.5 應急預案 15

六、 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 19

一、工程概述

工程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地點:

建筑面積21306㎡,建筑高度為23.80m,建筑層數為四層,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本工程設計使用壽命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生產的火災危險類別為C類,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抗震設防類別為C類。喉片車間醫療潔凈室(區)的空氣潔凈度等級為D級。本工程±0.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104.70m,建筑內外高差0.30m。

車間長90米,寬60米,四層高5.5米,6m,6m,6m。本工程基礎設計等級為C級,柱下采用獨立基礎和墻下基礎。

使用功能描述:本建筑為生產車間。一層主要為人員、公共工程室、中轉倉庫及其配套設施;二至四層為喉片生產車間。

二、編制依據

1、GB50009-2012年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2、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

3、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4、JGJ80-2016年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三、卸料平臺設計及搭設方案

3.1 卸料平臺總體設計

3.1.1.卸料平臺布置

卸料平臺采用型鋼懸臂卸料平臺,每層設置四個卸料平臺,分別位于1線D-E軸、1線J-K軸、8線D-E軸、8線J-K軸。

3.1.2卸料平臺卸載

卸料平臺的卸料結構必須設置在建筑物上,不得作用于外架。

3.1.三卸料平臺的結構

卸料平臺主梁采用18號工字鋼,主梁總長6米,外延建筑4米,內錨2米,卸料平臺寬2.2米。二次梁采用18號工字鋼,二次梁間距0.8米,覆蓋18厚木腳手板。整個卸料平臺有四個6個×19?17鋼絲繩斜拉。下圖:

卸料平臺平面圖

卸料平臺剖面圖

3.1.4.卸料平臺的保護

卸料平臺周圍的護欄桿高度為1.2m,三道防護欄桿的高度分別為1.2m、0.8 m和0.4m,欄桿內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欄桿內側設置擋板,平臺內外明顯設置載荷限制標志。載荷限制標志如下圖所示。

3.2 搭設卸料平臺

卸料平臺首先在地面上焊接組裝成一個整體,焊接時不得有漏焊、咬口、夾渣、流焊等現象。地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安裝塔吊卸料平臺,將工字鋼從地板上的三個預埋螺栓中穿透,然后立即用木楔將預埋螺栓和工字鋼楔擰緊。U型螺栓預埋在混凝土梁和板底筋中,并與之連接牢固。安裝鋼絲繩時,應確保鋼絲繩卡的末端有足夠的長度,鋼絲繩的固定點、斜拉點和工字鋼與建筑物的拉結點應在同一平面上。卸料平臺較大堆放材料荷載10KN(限載1噸)。

搭設流程: 安裝檢查 → 焊接、組裝平臺 → 平臺吊裝 → 安裝欄桿和腳手板 → 驗收 。

3.3 卸料平臺受力計算(按限載1噸計算)

四、型鋼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 一、結構參數

二、荷載參數

三、設計簡圖

型鋼懸架_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

型鋼懸架_卸料平臺側立面圖

節點2:U型螺栓固定詳圖

四、面板驗算

面板應力簡圖如下:

計算簡圖

取單位寬度1m進行驗算

q=1.2×Gk1×1 1.4×(1.3×Qk1 Pk/S)×1=1.2×0.39×1 1.4×(1.3×2 10/6)×1=6.441kN/m

抗彎驗算:

M x=0.100×q×s2=0.100×6.441×0.82=0.412kN·m

σ=M x/ W=0.412×106/(54×103=7.634N/mm2<[f]=15N/mm2

面板強度滿足要求!

五、二次梁驗算

以兩側主梁為支撐點的簡支梁計算次梁內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1 1.4×1.3 ×Qk1)×s 1.2×Gk2=(1.2×0.39 1.4×1.3×2)×0.8 1.2×0.2362=3.57kN/m

p1=1.4×Pk=1.4×10=14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1 Qk1)×s Gk2=(0.39 2)×0.8 2362=2.148kn/m

p2=Pk=10kN

1、抗彎強度

計算簡圖

M x=(L12/8-m2/2) p1×L1/4=3.57(2.22/8-02/2) 14×2.2/4=9.86kNN.m

σ=M x/(γxWX)=9.86×106/(1.05×185×103=50.758N/mm2<[f]=205N/mm2

二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

ν x=Q2L14/(384EIx)(m/L1)2) P2L13/(48EIx)=2.148×22004/(384×206000×1660×104)×(5-24(0/2.2) 10×22003/(48×206000×1660×104)=0.192mm<[ν]=L1/250=2200/250=8.8mm

次梁撓度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q1×B/2=3.57×2.2/2=3.927kNN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2=q2×B/2=2.148×2.2/2=2.363kN2

六、主梁驗算

根據《建筑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主梁內力按懸臂簡支梁計算,支撐外鋼絲繩吊點和建筑物上支撐點(不考慮內鋼絲繩支點):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3 Gk4 Gk5)=1.2×(0.236 0.150 0.010)=0.475kn//m

p1=1.4×Pk/2=1.4×10/2=7kN

R1=3.92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3 Gk4 Gk5=0.236 0.150 0.010=0.396kn/m

p2=Pk/2=5kN

R2=2.363kN

1、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R外=14.422kNNN

M x=15.159kN·m

N=R外/tanα=R外/(h1/a1)= 14.422/(6.000/3.800)=9.134kN

σ=M x/(γxWX) N/A=15.159×106/(1.05×185.000×103) 9.134×103/(30.60×102)=81.024 N/mm2<[f]=205.000 N/mm2

主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

變形圖(mm)

ν x=3.994mm<[ν]=A1/250.00=3800.00/250.00=15.200mmm

主梁撓度符合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剪力圖(kN)

R外=14.422kNNN

七、鋼絲繩驗算

T=R外/sinα=14.422/0.845=17.071kN

[Fg]=aFg/K=0.820×151.500/6.000=20.705kN>T外=17.071kNN

鋼絲繩強度滿足要求!

八、拉環驗算

節點二

σ=T/(2A)=17.071×103/[2×3.14×(18/2)=33.560 N/mm2 < [f]= 65N/mm2

拉環強度滿足要求!

四、卸料平臺拆除方案

4.1 拆卸卸料平臺

拆除外墻腳手架前,應拆除卸料平臺。拆卸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在拆除整個平臺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提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拆除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并在拆除范圍內設置警戒線,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同時,信號工人應指揮塔式起重機配合拆除工作。拆除的高空作業人員應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帶,嚴禁向下拋擲平臺部件。

4.2 架料退場

1、各部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輸到地面,嚴禁扔掉。

2、框架材料應及時維護,防止鋼管和緊固件生銹。

五、安全技術措施

5.1 技術**措施

(1)卸料平臺搭設完畢后,將密目安全網掛在三立面上,設置擋板腳板,平臺上鋪滿木腳手板,并與焊接梁固定。

(2)卸料平臺允許平均承載力為2.00kn/m2,較大堆放材料為10.00kn,不得超載。

(3)卸料平臺限載1噸,即6m鋼管不得超過43根,2m木方不得超過200根,木膠合板不得超過60塊,緊固件不得超過800根。

(4)卸料平臺應與腳手架架體分離,嚴禁將兩者連接在一起。

5.2 質量保證措施

(1)操作人員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崗位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2)技術人員必須在卸料平臺設置和拆除前向操作人員發布安全技術交底,并將其傳達給所有操作人員。

(3)卸料平臺必須嚴格按照本施工方案搭設,技術人員必須在現場監督搭設,確保搭設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4)設置完成后,卸料平臺應根據施工方案和單項作業驗收表進行驗收。如發現不符合要求,必須限時或立即整改。

5.3 安全措施

(1)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持有特種操作證。

(2)在安裝(拆卸)過程中,應進行文明作業,工具和物品不得從平臺上掉落;同時,我們必須確保自己的安全。高空作業應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未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的,不得上架。

(3)卸料平臺上的工作人員應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隨意向下、向外拋擲、掉落物品,不得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

(4)卸料平臺三面必須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墜物傷人。

(5)拆除過程中,地面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

5.4 卸料平臺的檢查和驗收

卸料平臺應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搭設;必須提起鋼絲繩 產品證書;鋼絲繩卡具的位置、數量、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絲繩必須用花籃螺栓擰緊;焊接位置必須全焊,焊縫均勻、致密、飽滿;工字鋼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由項目部安全組織100個卸料平臺%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并簽字確認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平臺使用過程中,專人負責定期維護和隨時檢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掛上警告標志并報告處理情況。只有在處理完成并重新檢查后,才能重復使用。

任何人或部門不得擅自更改或更改卸料平臺。因實際情況必須更改的,必須經計劃審批部門同意。

5.5 應急預案

5.5.1組織機構和職責

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協調。

組 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技術負責人——

組 員:

項目經理負責組織現場急救, 啟動本應急準備和響應計劃, 了解施工現場的情況。

根據本計劃,項目技術負責人, 及時安排現場搶救, 相關部門保持溝通。

施工人員負責聯系,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的命令,及時安排現場救援,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保持溝通。

腳手架搭設班長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及周邊人員的訊問記錄。

安全員負責妥善處理善后工作,與當地有關部門保持溝通。

5.5.2應急預案

1)目的

為確保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較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的生命安全風險,制定了本計劃。

2)腳手架施工方案應明確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或安全事故,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落實責任,組織應急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設備。

3)腳手架監控人員發現安全隱患時,應及時疏散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并在安全隱患區域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然后組織相關人員討論確定隱患處理方案,并向工頭和施工操作人員(隱患處理)進行詳細披露。在處理過程中,項目經理應負責指揮,安全員應親自指導,工頭應監督實施,團隊領導應指揮現場操作,確保隱患處理安全順利。必要時,公司應組織專家對隱患處理實施方案進行會診論證,優化較佳方案后實施。

4)為防止墜物傷人,落地雙排外腳手架立面采用符合安檢標準的密目式安全網完全封閉。架子上施工的各類操作人員不得隨意向下、向外拋擲或丟失物品,不得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然后在建筑物周圍安裝鋼管外腳手架,用竹柵欄完全封閉,竹柵欄內掛一層密目網,做安全防護通道,避免墜落;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干擾附近居民的正常日常生活;施工時,盡量放置低機械的聲音,或在休息時間內不使用有聲音較大的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在經過家屬區時,不能大聲地鳴喇叭,發出不必要的噪音,以免打擾到居民的正常日常生活及休息;施工運輸車輛在駛出施工現場都要先沖洗干凈,以免污染家屬區及市區道路,運輸散裝粉料,必須進行包裝方可裝運,以免粉塵飄散等;注意有效減少擾民及降低污染。

5)當現場出現緊急的安全隱患,來不及進行上報處理時,現場管理人員要按保證人員安全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理,采取盡可能減少損失的辦法,組織現場人員消除事故隱患。

6)腳手架工程發生事故,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執行。

5.5.3事故應急措施

5.5.3.1高處墜落

(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較早發現者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組織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迅速對傷者施救。

(2)如有骨折傷員,應注意對骨折部位的保護,使用木板平抬,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部位造成二次傷害。

(3)情況嚴重的同時撥打120急救中心或直接送醫院搶救。

(4)項目經理按照報告程序逐級報告。

(5)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調查。

5.5.3.2物體打擊事故響應救援措施

(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較早發現者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組織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迅速趕赴事故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警戒組和疏散組負責組織保衛人員疏散現場閑雜人員,警戒組保護事故現場,同時避免其他人員靠近現場;急救員立即通知現場應急小組組長,說明傷者受傷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施行必要的醫療處理,在傷情允許情況下,搶救組負責組織人員搬運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由組長根據匯報,決定是否拔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說明傷員情況,行車路線;通信聯絡組值班車到場,隨時待命;通信組安排人員到入場道口指揮救護車行車路線;警戒組應迅速對周圍環境進行確認,仍存在危險因素下,立即組織人員防護,并禁止人員進出。

(2)當施工人員發生物體打擊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療部門,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救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3)項目經理按照報告程序逐級報告。

(4)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調查。

5.5.3.3坍塌事故響應救援措施

(1)發生坍塌事故,本響應預案隨之啟動, 較早發現者首先觀察事故發生的情況, 主要看有否人員被埋、被壓, 并把情況通報現場管理人員。

(2)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停止作業, 撤離坍塌區。

(3)依照安全技術措施組織人員排除險情,防止坍塌的再次發生。

(4)項目部衛生急救員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包扎、止血等救治措施,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門衛在工地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

5.5.3.4觸電事故響應救援措施

(1)當發生觸電事故,現場人員應當機立斷地脫離電源,盡可能的立即切斷電源(關閉電路),亦可用現場得到的絕緣材料等器材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

(2)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 同時,將傷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組織人員搶救;項目經理組織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迅速趕赴事故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

(3)若發現觸電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則將傷員仰臥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進行人員呼吸或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按壓。

(4)立即與距離施工現場較近的醫院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5)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6)維護現場秩序,嚴密保護事故現場。

5.5.4應急物資、通訊聯系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

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匪警:110

水、電搶修:118 氣象:121

公司有關部門及人員聯系電話

工程管理部: 辦公室:

辦公室: 安全管理部:

雙休日及晚上聯系電話:

人員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技術負責人:

安全員:

安全員:

質量員:

施工員:

材料員:

預算員:

資料員:

財務:

5.5.5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心肺復蘇搶救措施要堅持不斷的進行(包括送醫院途中)不能隨意的放棄。

六、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

http://www.tb-sky.cn
中國互聯網誠信示范企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 中國互聯網協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 誠信網站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 誠信網站